□记者梅永存彭张青福州报道
进入5月,一只罕见的斑头翠鸟的出现,使得福建省明溪县夏坊乡偏僻的中溪村再一次热闹起来。每天十多位国内观鸟爱好者的到来,让中溪观鸟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忙碌异常:有的去接站,有的安排食宿,有的为客人代购山货……
观鸟人每人每天须交纳元拍摄机位费和元食宿费,使得合作社收入颇丰。合作社主任谢芳林欣喜地对记者说:“今年社员的分红肯定又有提高!”
记者日前在福建多县市山村采访了解到,观鸟旅游业在八闽大地呈快速发展之势,观鸟旅游景点不断增加,观鸟爱好者队伍日渐壮大,不少山村依托绿水青山探索发展新路径,积极培育特色观鸟旅游产业,使条条“村道”有序衔接上乡村振兴之路。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的村民近年来“靠山吃山”,与鸟为“友”,精心培育出十多个观鸟点,成为观鸟爱好者的“网红打卡地”,为乡村振兴拓展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村民邢常春的生态观鸟点位于山村一侧的灰炉山山腰,20多只野生白鹇成了财源不断的“摇钱树”,让邢常春一家为鸟儿的“生计”天天开心地忙忙碌碌,未曾丝毫懈怠。
“我家今天来了12位鸟类摄影师,每人每天住宿费元、伙食费70元,拍摄机位费元,一天毛收入可达0多元。”邢常春受访时说。这位农家汉子是丰田村最早的“鸟导”,去年耗资40多万元将其老宅改造成了民宿。
丰田村村委会主任林恢笔介绍,特色观鸟点在这个山村“百花齐放”,拍摄背景有瀑布版、竹林版、松木版、云雾版及溪水倒影版,鸟类爱好者带来了“财流”,催热了山村民宿、餐饮、客运和农副产品销售,部分农户靠观鸟服务业走上致富之路。
“我们村现在正规划打造一个生态观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规范和整合观鸟旅游产业,让各地鸟类爱好者在这里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林恢笔说。
明溪县夏阳乡紫云村村民杨美林是当地闻名遐迩的耄耋“鸟导”,其培育的“白鹇谷”引来了海内外32个国家和地区的鸟类爱好者。这位77岁老农现正培育新的特色观鸟点,以期吸引来更多的鸟类爱好者。
杨美林将自家民宿命名为“云海人家”,客房洁净明亮、餐饮生态卫生。记者曾多次入住这位老人家开办的山村民宿,体验到了观鸟旅游产业给这个偏远山村带来的渐次变化。
5月21日,顺昌县郑坊镇党委书记肖小蓉利用周末时间,率领该镇榜山村村干部赴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在村民熊启武开办的瀑布版观鸟点现场观摩学习取经。考察团成员用手机拍摄了“人鸟共舞”的精彩瞬间,“鸟导”熊启武也毫无保留地向远道而来的大“学生”传授鸟点培育经验。
“榜山村是传统村落,鸟类资源与丰田村相似,我们打算让两个村子缔结成姊妹山村,借助丰田村丰富的鸟点培育经验,帮助榜山村发展生态观鸟旅游产业,让这个闽北偏远山村探索出自己的致富‘村道’。”肖小蓉说。
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观鸟旅游产业,使八闽大地的部分山村不再寂寞,观鸟爱好者虽打破了绿水青山的宁静,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金山银山”。
福建师范大学仝川教授认为,观鸟旅游业搞得红火的地方多是青山绿水环绕的偏僻乡村,不少是过去产业发展的“空壳”村。观鸟旅游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乡村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观鸟旅游业,可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也可以助力乡村农户持续增收。
记者穿行八闽大地,看到各地依托特色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衔接乡村振兴的事例不胜枚举:平和县蜜柚、古田县食用菌、安溪和武夷山茶叶等目前均已成为产值超百亿元的特色支柱产业。
条条“村道”通振兴!国家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赵迪博士认为,乡村振兴要抓的是凸显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产业,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资源禀赋尤其重要。只有从“特色”出发,乡村振兴、乡村产业发展才能有长久生命力。
(责任编辑:景远)
来源:中国经济网乡村振兴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