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黟县、祁门位于皖南山区,3个县读音都比较生僻,相信会有少数人3个县都不会读。他们分别读作射、一和齐。3县一共有54个乡镇。作者之前已多次发布过相关乡镇的文章,现在进行年度更新,与数据进行对比性回顾。
一、户籍人口、3年增减3年来,29个乡镇人口减少(表中红字、负数),25个乡镇人口增加。54个乡镇总共减少约0.4万人。这是3年累计的结果,平均每年减少一千多。相比于3县总共75万乡镇人口来说,平均每年减少0.2%。
目前,歙县徽城镇6.4万人为第一人口大镇。祁门县祁山镇5万人高居第二。黟县碧阳镇3.9万人跻身前三。这3个镇都是城关镇。这3个县都没有设置街道办。注意祁山镇的祁山与姜子牙出岐山、诸葛亮六出祁山没有关系。
信息来源:国家公开出版物,请参考下附图(表)。
二、土地面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单位是每平方公里人数,1平方公里=公顷=亩。
人口密度列:歙县徽城镇人每平方公里,最为密集。该县城位于整个黄山市难得的最大的一片盆地平原中。排第二的歙县郑村镇也位于这条河谷平坝中,且离黄山市区更近。黟县碧阳镇人每平方公里,位居第三。其他乡镇”容积率“更低。
人均土地列:人均土地与人口密度成反比关系。总面积包含山水林田湖草沙等,扣除道路广场市政等公摊面积才是私人的土地。我国耕地占全部土地约14%,常说的18亿亩红线=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土地12.5%。
三、乡镇企业下面是各乡镇工业情况,人口、厂店数据可以作为当地开厂开店、工作求职的参考。
黟县碧阳镇、歙县徽城镇、祁门县祁山镇工业企业最多,虽然主要是小企业,仍说明营商环境优,工业基础好。上规模大工业企业方面,除了上述3镇,歙县桂林镇、郑村镇排名靠前,工业实力强。近3年来,歙县深渡镇工业发展较快,规上工业增加较多,桂林镇等10个乡镇规上工业有所减少。
由于时间所限,本文就写到这里。大家对于各镇有何看法或补充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