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队员们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秘,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培养队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多元价值观的形成。10月30日,凤冈县第二小学开展了以“走进自然科学,探寻神秘地心,”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让队员在“十二背后”神奇秘境,感受自然的壮美,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在研学途中激发队员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增强自我挑战与冒险勇气,敢于克服恐惧心理战胜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
快乐启程
活动开展前,凤冈县第二小学大队辅导员杨苏老师发表了讲话,她表示:本次研学实践活动不是让去单纯的旅行玩耍,而是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去思考,了解溶洞地质、地貌、植被等特点,认识溶洞得天独厚的地质风貌,感受自然的壮美,并与大自然亲密交流,希望各中队在本次研学实践活动中,听研学导师的要求,认真做好观察笔记,用各种方法去观察了解溶洞奇观。最后,祝队员们在本次研学实践课程中学有所获。
老师,看我们帅不帅??
自然笔记
讲解植物知识点
给学生下达任务
分组派发任务手卡
寻找任务卡上的植物,采集植物标本
学习植物标本制作
植物科普讲堂
老师,这个我知道
洞穴探秘
一个被隐秘了7亿年的地方——十二背后。在这片平方公里地上,有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它的神秘、唯美、奇绝、诡异,构成了她当之无愧“中国第一,世界罕见”的美誉。让队员们贴近自然,学习了解洞穴形成的原因、岩溶作用对双河洞的影响和绥阳地貌情况,拓展学习地理知识,激发了努力拼搏勇攀高峰的斗志。
进入洞穴后,看到千奇百怪的洞内奇观,队员们纷纷缠着洞穴讲解员抛问题,讲解员们耐心为他们解释了钟乳石、石膏石笋、石膏石幔、天坑、天锅、石柱等的形成原因及悠久的演变过,并告诉同学们石笋、石幔等都是有生命的,而且它们也许几百年才能长一厘米,所有我们要懂得爱护它们,孩子们了解后既好奇又小心翼翼的找寻洞穴未知物种与生物生存痕迹,当看到洞穴奇观“海市蜃楼”后发出一阵阵惊奇赞叹之声,都被大自然所展现别具一格的美所折服。
立德树人,知识与品德养成教育寓于言行,学会尊重、温柔对待每一个生命,是立足之道。同学们发现地下未知生物,探索洞穴生长秘密,并结合讲解员的讲解与通过自我发现形成看待的独立思维能力,在心底种下一颗探索解密的科学种子。
研学所得,学有所获
研学旅行给了孩子们不可或缺的人生体验,给孩子更符合天性的成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解万道题,最好的课堂在路上。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进行校外素质教育,离开教室获得课本外的知识,并对所学加以实践和印证。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让身心放飞在路上。
合影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