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咕……”晨雾尚未散去,一位白发老人走入林中,用一种神秘的信号,召唤来了他的“朋友”。这位老人就是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夏阳乡紫云村村民杨美林。“看到它们自由自在,看到没有人来偷猎破坏,我心里就安稳了。”
△杨美林
△白鹇在杨美林的呼唤声中翩然而至明溪县供图
这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就在明溪县深山密林中。每到秋季,成群结队的候鸟飞越高山、河流,迁徙至南方。明溪是全球候鸟迁徙的三个通道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异的鸟类资源,使得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观鸟基地之一,当地观鸟产业也走出了一条保生态富百姓的新路。
山沟沟里的网红村
深山里流淌的碧绿和清溪,是鸟儿的最爱。三明市明溪县,森林覆盖率超80%,多种鸟儿在密林深处落户安家,山脚下的一些村落,则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紫云村是个海拔多米的千年古村落,由于生态禀赋优厚、鸟类资源丰富,近年来吸引了不少观鸟爱好者。“经常有外国人来,大概有二三十个国家的人来过。”3年前,杨美林他将自家的房子改成了民宿,现在游客越来越多,今年他还租了邻居家的房子把民宿扩容。
鸟导、民宿、农产品销售……观鸟产业悄然在当地兴起。据不完全统计,年以来,明溪已接待各地观鸟拍鸟旅游人士10余万人。
在明溪县夏坊乡中溪村,更多村民参与到了观鸟产业中。“以前这里是山沟沟,进来一趟要山路十八弯,外边的人都不愿来。如今这里的人气旺着呢!”中溪村观鸟合作社理事长谢芳林是一名鸟导,每天观鸟预约电话都接个不停。“观鸟爱好者来了后,需要当地向导,有的会雇佣村民背包,走的时候还会带一些山里的土特产。”谢芳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在当地叫做“后备箱经济”,以前无人问津的笋干、香菇、红谷、土鸡、土鸭,都成了搭上生态牌的“香饽饽”。
从捕鸟到护鸟
青山绿水,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鸟类资源。目前明溪县已发现的鸟类有多种,其中不乏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春秋两季迁徙的候鸟在这里停歇越冬,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候鸟迁徙的三个通道之一,也是久负盛名的“千年鸟道”。
△白鹇
“这样优秀的资源,对我们来说,保护是第一步。”明溪县林业局李毅说,早年间当地盗猎鸟类行为十分猖獗,为此,林业部门联合当地公检法、市场监管等部门,严厉打击盗猎行为。比如,巡回法庭进乡镇,从严从重宣判捕猎行为。年,明溪法院还发出全国首份“护鸟令”,让违法捕猎者自愿签署保护承诺书,实现从“捕鸟人”到“护鸟人”的转变。
△黑鵯
眼下,明溪县正在开展国际候鸟通道的保护与修复项目,刚刚运行不久的明溪县候鸟监测与保护平台就是其中一个子项目。该项目在全县深林秘境中设置21个观测点,对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实施24小时监控,为推进鸟类自然保护监测、生态观鸟、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如有发现捕杀珍稀珍惜动物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民众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举报。
△棕背伯劳
生态保护领域系列举措的重拳出击,给予鸟儿们更有安全感的家园。“现在不少候鸟变留鸟,鸳鸯是冬候鸟,以前是迁徙经过,现在是留下了,包括一些鹭鸟。现在监控已有了好几个鹭鸟点。”李毅说。
生态观鸟有“节奏”
“保护做好了,发展也要跟上来。这么好的资源,要和其他地方做出差异化来。”李毅说,近年来,明溪县充分利用明溪鸟类资源丰富、国际候鸟迁徙通道的优势,将观鸟旅游作为新兴产业来抓。同时,引入森林康养元素,创新提出生态观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已建立中溪、旦上、紫云、下汴、福西等12个森林康养基地。
然而,开发也不是无限的。采访过程中,李毅反复强调了两个字——“节奏”。“我们要把握一个节奏,目前年客流量目前限制在3万左右,且主要是专业级别的观鸟发烧友。”李毅说,目前明溪观鸟产业的蛋糕基础还未打牢,观鸟游客如果过载,管理和服务可能还跟不上。
此外,为防止观鸟经营中的恶性竞争,明溪在全县推广“村社合一”生态观鸟管理新模式。最早踏上这条路子的是夏阳乡旦上村,他们通过资源整合,由村集体、村民、贫困户组成,成立了福建省首家观鸟合作社,建立“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利益共享”的管理模式。
据统计,截至目前,明溪全县注册了旦上、鸣溪、福西、下汴、紫云等5家“村社合一”观鸟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与旅行社、观鸟组织、自然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绿色营、自然营、亲子营等活动,村集体、入股村民、贫困户共享收益,规范了乡村生态观鸟旅游统一管理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和生态扶贫。观鸟旅游合作社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村民护鸟爱鸟意识的提高,村民们也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徐红艳张瑜/文赵杰袁俊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