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28日讯(通讯员林铭水黄艳平王伟)近年来,三明明溪县城关乡围绕“想要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的思路,坚持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同频,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共振,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发展深度融合,使党组织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火车头”,让党旗始终在乡村振兴发展一线高高飘扬。
党建赋能,推动产业兴旺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城关乡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之路,年引进浙江象山大旸柑橘,该品种是以原浙江象山县柑橘研究所主管副所长杨大章为技术带头人的研发品种,糖度高、耐运输、耐贮藏,商品率达85%以上,市场竞争力极强。
“3年产果,6年盛产,年亩产值6万元,年亩净收入可以达到2-4万元。”城关乡党委副书记邱保群介绍。柑橘产业园项目一期在城关乡王桥村建立亩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和亩的柑橘杂交品种园配套相关农业设施,总投资约万元。产业园按照“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柑橘产业园位于王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附近,让脱贫户和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每年可为农民带来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收入70多万元。村民李德明就是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人员之一。他家以前主要是种植淮山、地瓜等农作物,农闲时李德明还出去打点零工贴补家用。如今,他在柑橘产业园务工,负责果树种植、果园维护等管理工作,每年务工可增加4万余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支部牵头,引领致富之路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关乡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农村基层党支部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资源、抱团发展、规模经营,形成“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的产业模式,有效推动党支部的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经营优势及党员群众能动性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近年来,狮窠村依托淮山获选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明溪县绿之源果蔬专业合作社,90后党员曾金明作为负责人,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将淮山、蜂蜜等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狮窠村党支部抓住乡党委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的契机,建设淮山“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农机具)集成核心示范基地30亩,其中,淮山品种提纯与扩繁基地15亩,淮山浅槽栽培示范基地15亩(含1亩品种对比试验),带动全村多户村民种植淮山余亩,年产值可达万元。
脱贫户范生旺就是狮窠村淮山种植户之一。他家之前因病被评为贫困户,家里主要是以种植水稻为生。如今,他儿子在清流林畲镇花卉企业务工,工资收入可达4万元;范生旺夫妻俩在绿之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种植2亩淮山,每年收入2万余元,一家过上幸福生活。
接下来,城关乡将引导绿之源果蔬合作社继续扩大淮山种植面积,根据淮山药食同源的特性,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引进深加工企业,推出淮山面、淮山饼等衍生产品,延伸淮山产业链,带领老百姓们增收致富。
人才集聚,创新发展模式
“年转型电商平台,年营业收入突破0万元大关,年平均增长率40%……”福建闽景印象茶业品牌创始人杨国亨坐在直播间内,冲上一杯新茶,茶香四溢,娓娓道来。
福建闽景印象茶业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研发、加工、销售、连锁经营和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茶企,公司位于城关乡坪埠村。该企业转型电商平台以来,与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积累了全国百余万的顾客群体。公司创始人杨国亨为城关乡坪埠村人,在城关乡党委实施“人才回引”战略中积极响应号召,回乡发挥电商领域特长,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支部引领+电商带货+群众增收”的新型产业联结机制。
年,城关乡党委成立晨光青创公社,经常性组织杨国亨、曾金明、方磊、张雪凤等一批80、90后青年企业家、创业者,聚在一起学习、交流、互动,合作发展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培养“新农人”“乡村合伙人”。目前,全乡已形成“青创人才树”,80后青年企业家约20人、90后10人,涵盖现代农业、电商、贸易等行业,人才集聚成效逐渐显现。
下阶段,城关乡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思路,依托区位、交通、生态等资源优势,因村开发猕猴桃、柑橘、高山茶等优势产业,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