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
“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义,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对医改、林改等作出了重要指示。省党代会报告对三明提出了深化林改、医改和教改的新要求。是激励更是责任,三明锚定建设“改革创新之城”,把三明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高位推动
建设“改革创新之城”
“从事林业几十年,从没想过空气能卖钱还能贷款。”不久前,三明市沙县区富口镇白溪口村林农杨金德获得了首笔“福农·碳票贷”,激动不已。
去年5月,全国首批林业碳票在三明签发,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领到了编号为“”的林业碳票,迈出了“空气”卖钱的新步伐。
四季更迭,青山常绿。围绕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三明陆续推出“林票贷”“碳票贷”等一系列新探索,让“不砍树也致富”不断照进现实。
在7月1日举行的首届全国林草碳汇高峰论坛上,三明林改系列做法得到全国各地专家代表的一致点赞。国家林草局先后两次发文向全国推广三明林改经验做法,三明市继续位居年度中国“绿都”综合评价榜首。
不只林改,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已经成为三明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法宝,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改什么、怎么改”,心中有数、手中有招。
老改革有创新,新改革有突破。去年8月,三明市委开展“牢记新嘱托、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活动,增创改革新优势成为重要议题。在去年9月召开的市第十次党代会上,三明提出要把建设“改革创新之城”作为三明建设“一区六城”努力方向之一。今年2月,三明全市重点改革攻坚战役动员部署会召开,作出打好“重点改革攻坚战役”工作部署。
眼下,“跨村联建、居民夜谈会、人才回引”基层党建三大品牌、政治监督下沉监督机制等改革新领域、新品牌不断涌现。三明善用改革开新局,努力实现生态“高颜值”、发展“高品质”。
给舞台、给荣誉,让改革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三明市先后对医改、林改、河长制等重大改革开展专项奖励,并于年设立改革创新特别贡献奖,对年以来全市改革创新工作贡献突出、成效显著的36个集体、66名个人给予记功或嘉奖,进一步激励担当作为。
聚焦问题
精准发力开新局
深化改革“改什么”?三明盯住“难点”“痛点”下苦功,从群众最期盼处、工作最薄弱处改起。
“没想到离开学校那么多年,还能拿到大专文凭。”在清流县工作的浙江人江红良高兴地说,“理论知识在晚上和周末时间进行线上学习,不影响工作,老师讲的内容契合工作实际,学满三年考试通过并拿到学历证书后,就能评更高一级职称。”
“二元制”教学,实现了不脱产又能提高人才素质,受到当地企业欢迎。这是清流县针对当前本地氟新材料人才紧缺现状,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清流县高级职业中学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合作进行“二元制”大专人才培养的办学新模式。全县共有3家企业68名员工正在进行学历提升。
三明市坚持“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创新完善党委政府“六个一”教育领导工作机制、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机制、教师“协同培养”机制等“十大举措”,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总校制”改革为例,三明针对基础教育发展城乡和校际不均衡、局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难题,以强校引领弱校,从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下沉。
目前,三明市承担的个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任务顺利推进,先后获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等一批荣誉。
改革为民
老区人民笑开颜
“考虑到难度很大,家属本来准备医院,没想到三明也可以。”来自省外的陈先生因外伤致小腿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及软组织缺损,于7日顺利接受了一站式精准修复手术。
“骨头、血管、肌肉、皮肤受损,一次完成治疗极具挑战。”主刀医生朱庆棠告诉记者。朱庆棠来自中山一院,目前挂医院副院长。
去年8月,三明市与中山一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通过临床专科“一对一”对接、骨干专家驻点、设立名医工作室、远程医疗指导……“常见病在市县基层解决”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此前的‘三医联动’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看好病’‘大健康’是下一步医改的方向,其中,提升医防融合水平是关键。得益于总院制改革,三明很好地理顺了管理体制,为实现医防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朱庆棠说。
据悉,实施深化医改“六大工程”以来,三明群众就医体验进一步改善。在年度福建省第三方满意度测评中,医院职工满意度全省第1名,出院患者满意度全省第2名。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去年以来,三明建立“周末早餐会”“居民夜谈会”一早一晚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目前已举行环卫工人、企业家、残疾人、农民工、援外抗疫医护人员等周末早餐会,听取意见建议91条,累计解决55条;开展夜谈活动1.5万余场,下沉干部5.2万人次,解决群众问题诉求3.7万余件,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困难群众氛围,“大爱三明”的暖流在城乡大地涌动。
三明市委改革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努力传承好三明改革的传统和基因,弘扬基层首创精神,敢为人先、积极探索,努力再打造一批全省叫得响的改革品牌,全力打好“重点改革攻坚战役”,着力建设“改革创新之城”,当好全省改革的“试验田”,加快打造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新高地。(记者方炜杭通讯员郭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