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尤溪融媒
17年,开垦5座荒山,造林多亩,育林2万多亩,林地套种杂粮收成19万公斤。
在闽中大地,一直传诵着一个“林海娘子军”的传奇故事。上世纪60年代,在三明市尤溪县梅仙公社谢坑大队,农村妇女罗春俤带着一帮姐妹历尽艰辛,硬是靠肩挑手扒,战天斗地拼命干,将一片片荒山披上了绿装。
她们,不仅书写了一段绿色传奇,更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之路。正如伟大的“塞罕坝精神”一样,“林海娘子军”响应号召、艰苦奋斗,坚持绿色发展,也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沙溪河畔,林海无言,却仿佛一部瑰丽壮阔的史诗,召唤着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接续传承。
一段绿色传奇——
她们,不怕“鬼”、不怕虎、不怕难,敢叫荒山变青山
谢坑村村部设在村口,对面是大山,万山碧透,层林如海。
“你瞧,我们村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再也没有荒山喽。”今年70岁的严政森,是村老支部书记。向来客介绍时,老严习惯从眼前的这片林子说起,因为这片林子背后,珍藏着一段50多年前的珍贵回忆。
上世纪60年代,地处大山深处的谢坑大队,仍有多亩荒山,时任谢坑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妇代会主任罗春俤决定组织妇女上山造林、育林。年春,她建立了全国首支妇女耕山队——尤溪谢坑耕山队。
那年夏天,罗春俤便带领耕山队员向第一座荒山——鬼洞山“开战”。
鬼洞山,是当地最高的一座山。当时,它的周围都新造了幼林,唯独鬼洞山上,仍是荆棘丛生。村里祖辈传说山顶石洞里有“山魈鬼”,因此从来没有人敢上这座山,更不用说上山造林了。
今年76岁的罗爱玉,加入妇女耕山队时才17岁。“说也奇怪,到了山上大家就都不怕了,一股劲卖力干活。”罗爱玉回忆,“刚上山没几天,很多人手上长满了血泡,后面咬牙坚持着,最后都结成了一个个厚厚的茧。”
然而,对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姑娘们来说,真正要对抗的不是山上的“鬼”,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冬天被子不足,就四五人合盖一床被子;夏天蚊虫多,就点些艾草;吃的不够,就摘野菜、蘑菇、竹笋充饥……
克服了重重困难,来年春天,她们亲手在鬼洞山上种了3万多株松树和油茶苗。
第二年夏天,耕山队发展到25人。她们又看中了比鬼洞山更大的虎头山。虎头山连绵数里,到处长着茅草和灌木,历来是老虎、山猪藏身的“兽窝”,要攻下这座荒山,谈何容易!
为了上山方便,她们干脆在山腰搭起山棚,吃住在山里。对原耕山队民兵连连长陈春蓝来说,住山棚印象最深的就是“木棍床”。“屋顶盖几块杉木皮,地面摆一排小木棍,再铺上一些稻草,就是大家的‘卧室’了。”
最让人胆战心惊的是遇到猛兽。一天傍晚,耕山队队员回来时遇到了一只老虎,吓得直哆嗦。就如何“斗虎”,她们开了一个会。“只要把老虎藏身的草窝、树丛劈光,这样老虎就无处藏身了!”这次遭遇,更加坚定了她们开荒的决心。
最终,她们“占领”并改造了虎头山,再次让多亩荒地披上鲜艳的“绿装”。
不怕“鬼”、不怕虎、不怕险、不怕难,后来,她们被人们誉为“林海娘子军”。从年至年,她们先后开垦了5座荒山,造林多亩,育林2万多亩。
在那个仅靠肩挑背扛的年代,这一切无不让人肃然起敬!
一种执着信念——
她们,自立自强,响应祖国号召,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成立妇女耕山队,并非易事。
“当时妇女买一根针、一根线都要向男人要钱,经济上不独立,就谈不上真正的解放。”原耕山队队员陈秋妹回忆,那时“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
年,罗春俤出生于尤溪县西滨镇七里村一户贫农家庭,儿时饱受旧社会苦难。因此,她一心想解放妇女劳动力,挑战落后的世俗观念。于是,她走家串户,跑遍了谢坑七条山沟,最终得到了群众肯定,甚至有人主动加入耕山队。
在加入耕山队前,大多数队员都没什么文化,罗春俤就把耕山队作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利用晚上时间,她办起了夜校,组织姐妹们学文化。
“耕山育林,既治了荒山,又治了自己的‘睁眼瞎’。”在耕山队,很多队员都提高了文化水平。“很多字,我就是在那时候学到的。”罗爱玉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本笔记本,里面工整地写着最初入队时9名队员的名字。
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绿化祖国”和尤溪县委提出的“立足山区,面向全国,发展林业生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她们又开始思索:如何发挥山区作用,开发山区经济?
“我们把劈草烧山、抚育幼林砍下的杂木挑去卖,这样不仅有一笔现成的收入,也能为祖国工业化建设提供木材。”有人提出这个建议,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可是,山上连路都没有,谢坑离城镇又远,光靠肩膀怎么把木材挑出去?除了一条集运木材的辘道,就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不得已,姑娘们只能自学拖辘车。
谢坑辘道弯弯曲曲,从深山到河边有5公里多,要经过3处陡坡11座辘桥,其中诗坑大辘桥长27米多,距山涧底近20米。“一车得有四五百斤,有的甚至上千斤,不知道她们是怎么做到的。”年轻时,严政森也拉过辘车,至今他仍觉得不可思议。
“一开始大家拉不动,很多人只能坐在地上哭,哭完了,就继续拉。”对于学拖辘这段经历,陈秋妹印象深刻。通过不断练习,从空辘到载物,从轻载到重载,最终她们把一车车杂木运到了山外。
不仅开荒造林,她们也开山造田、生产粮食和木材。
“当时,耕山队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今年65岁的柯德宇是罗春俤的儿子,他的童年几乎是在耕山队里度过,“她们不仅修水库、建电站,还生产松脂、山苍子油等林副产品,生产生活物资全部自给自足。”
至上世纪70年代末,尤溪县90%以上的村都有了“林海娘子军”,妇女累计造林48.2万亩,占全县同期造林面积的38%,有力支援祖国生产建设。
一份精神财富——
她们,接续奋斗,艰苦创业,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敢于革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自力更生……”在谢坑村村头的原“林海娘子军”驻地上,32个描红大字,显得格外鲜艳耀眼。
这里的每一个字,在当地百姓心里似乎都有着独特的分量。
65岁的村民陈扬敬,家中10多亩林地就在虎头山上。望着家门口这片郁郁葱葱的松木林,陈扬敬自豪地说:“这是‘春俤妈’留给我们的财富!”
作为全国林改的先行区,三明市年底在全省率先完成明晰产权的主体改革任务。也是在这一年,陈扬敬乘着林改的东风,从村集体分到了这块林地。
“一草一木来之不易,我们应倍加珍惜。”陈扬敬若有所思地说,“这片林子,大的口径已经有了10多厘米了,等到了主伐期,以现在市场价每立方米元计算,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这片青山会成为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从靠山吃山,到靠山护山、养山,谢坑村村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梅仙镇南洋村村民张祥煜,也是在“林海娘子军”影响下成长的新一代。
曾是华东地区第一大铅锌矿区的南洋村老矿山,因采矿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年,张祥煜回到老家,村里正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他看到了林业发展的大好前景。
于是,他租赁承包了这片老矿山。25年间,他潜心垦荒,植树造林余亩。曾经寸草不生的老矿山,如今绿树成荫,鲜果飘香,成为闽中山区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绿色生态科普示范基地。
青山依旧在,丰碑永不朽,如何续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近年来,三明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深化林改再出发,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目前,三明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8.73%,是中国最绿省份最绿城市之一。
而这些成绩,都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接续传承!
作者:郑丽萍黄宝琴吴振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