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人民政协报记者王惠兵
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海星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每逢周末,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童伴妈妈”带着孩子们唱歌跳舞、玩游戏,辅导功课、教他们做手工,活动室里不时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一个个小小的‘童心港湾’就像家,一名名‘童伴妈妈’打开了孩子们的心门。”日前,福建省委统战部赴三明市明溪县和莆田市涵江区开展“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专题调研,看着眼前一幕幕温馨的场景,调研组成员们不禁心生感慨。
“洋留守儿童”是海外侨胞与家乡的重要情感纽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将子女送回家乡,让长辈代为抚养照顾,这群被称为“洋留守儿童”的孩子在我国多个省份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于福建和广东等地的知名侨乡。因为隔代教育、情感隔阂等问题,“洋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安全感缺失,德育、学习及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以“洋留守儿童”需求为导向,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三明市明溪县雪峰镇城南社区、沙溪乡沙溪学校、梓口坊村以及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新墩村等地实地调研,面向乡镇及村居干部、学校教师、“洋留守儿童”家庭,详细了解“洋留守儿童”网络化管理、“四点半课堂”、志愿帮扶制度和学习生活情况。
如何让爱“归位”、帮助“洋留守儿童”远离成长的烦恼?调研组建议,持续开展关爱华侨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并依托华侨留守儿童“爱心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等,开展课业辅导、兴趣课堂、隔代教育技巧讲座、感恩课程,在心理上及成长上及时给予呵护,让孩子们“亲情有护、学业有教、心灵有润、安全有保”。
调研组认为,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摸清底数,积极探索解决“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难点问题的思路办法,不断优化为侨服务政策举措,齐心协力帮助侨胞解决后顾之忧,促进侨务资源的深度涵养,奋力推动福建侨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原文刊登于年4月11日《人民政协报》第9版慈善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