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资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指出: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当前,社会上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的目标与要求。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命题。
位于福建省中部的三明市,因群众性文明创建成果而名扬全国。近年来,这座山区小城,依靠现有的自身禀赋,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社会经济发展,让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协调推进。
三明市北部新城依山傍水。周志鸿摄/光明图片
一座城市美不美,既看市容市貌,也看精神面貌。当这座城市文化繁荣、文明兴盛,一定是它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推进所使然。
走进福建省三明市,在城市的细节里寻找、感动与回味。这座文明之城所拥有的文明之美,透过这些细节生动呈现,一幅新时代的文明画卷,令人怦然心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场《风展红旗如画》情景音乐剧,正在三明影剧院上演。这座城市从红土地走来的初心、由梦想而生的使命,悄然呈现在舞台之上。
美在心中始终为民的初心,在文明星空里闪烁
“我是第二次观看了。正是从剧中,我才知道三明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三明学院的小曾同学与同班的十多位同学一起,再次走进三明影剧院。
三明市沙县夏茂镇的龙溪峰漂流。黄三定摄/光明图片
创作情景音乐剧《风展红旗如画》,是三明市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11次深入三明调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精神的举措之一。从今年8月28日上演开始,该剧已成为三明市广大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文明创建的初心与使命、投身新时代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活动集中展现了理想信念、精神面貌、行为规范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载体与途径。三明市文明办负责人认为:“当时,三明市创造性地把开展‘五四三’活动与解决城市的脏乱差相结合,在为群众帮忙解困中找到突破口,得到了市民热烈响应,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由此展开。”
“从当初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好在共建、贵在坚持’,从‘满意在三明’到‘六联六建’‘好人建设’,30多年来,三明坚持不懈,创造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文明创建品牌。而贯穿始终的就是把老百姓所呼所想作为三明文明创建的出发点。”三明学院校长潘玉腾教授认为,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经得起人民的考验,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初心”,这就是三明文明之花常开不谢的法宝。
文明之美,关键要心灵美,要美在心中,美在向上向善的精神面貌里。这从新一代的“三明人”身上得到集中展现。
踏入宁化县石壁客家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草坪上矗立的孔子雕像,在雕像背后的白墙上,“传承客家优秀文化,争做苏区成功少年”红色大字格外耀眼。儒家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汇聚成动人的一幕。此刻正是课间休息,操场的一边,一百多名学生正在朗诵客家祖训。另一边,则是一百多名爱好书法的学生正在练习书法。“我很喜欢书法,练习的时候心里很安静。”五年级的林子涵同学虽然只学了两年,但已能写出一手好字。从她沉稳又认真的表达中可以体会到,受益于深厚校园文化的沐浴与塑造,自信与礼貌的种子,已深深地埋在她的心里。
美在城乡党把方向的文明创建,让美丽乡村四季如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三明市广泛组织开展城乡“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全市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村镇结对,让文明创建从城市走向广阔农村。
走进三明永安市小陶镇,整洁的村容村貌、清澈的小溪、细致耕耘的田野以及百姓绽放的笑脸,让这个美丽乡村充满活力与希望。这里是一片红色热土,是红军当年北上抗日集结地、宣言发布地、出发地,还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发祥地。党的十九大代表、小陶镇八一片区党委书记许光园,向我们介绍了近年来这里通过支部跨村联建来推动乡村文明联创的故事。
“年9月6日,是我们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小陶镇八一村将创新争优活动同实施‘’工作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的做法,得到正在福建考察的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许光园激动地说,“这坚定了我们探索的信心。为了打破区域界限,统筹区域资源,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和龙头经济实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创造性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成立了由相邻七个村组成的片区党支部,探索实施以‘组织联建、产业联动、环境联治、文明联创、民生联办’为主要内容的‘跨村联建’模式,着力带动片区各村抱团取暖,共同发展。”
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