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芪胶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s://m.39.net/pf/a_4336240.html文章内容纯属本人臆测,真实性有待考古发掘。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先商之都南亳在今河南商丘。约从20世纪30年代起,学术界开始寻找南亳的考古探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至今仍然不见其踪影,致使南亳故城成了一个未解之谜。历史文献中关于南亳方位记载最准确的是唐李泰撰《括地志》卷六:“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甲骨文《殷虚书契后编》有“在商贞〔今曰步〕于亳”之语,意思是说从“商”步行到“亳”地的距离在一天之内,“商”是宋国故城的位置,现今商丘归德古城,“亳”是谷熟西南三十五里,现今坞墙镇西侧位置,两地步行时间在一天之内。《孟子·藤文公下》载:“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为现今宁陵。唐代一里相当于米,三十五里相当于18.6公里,以谷熟为圆心,18.6公里为半径作圆,西南方向的路径处于坞墙与高辛之间的区域,由于现代化活动的破坏,地表很难看出什么端倪。我们选用一张拍摄于年11月16日未修正方位的卫星地图,由于处于冬季,地表植被影响较小,图片由两张图片拼接而成,曝光度太高,,也看不出什么状况。运用色阶工具,把图片曝光度调低,可以看到图片由亮区和暗区,仔细观看图片,亮区是由于汛期洪水冲刷地表形成的,说明亮区是地势较低的地带,而暗区则是地势较高的地带,李口至坞墙的暗区正好处于所画的圆周附近,如有南亳故城,也一定在附近。古时候商丘地带是丘陵地形,由于黄河泛滥的泥沙冲击,才形成现在的平原地形,古时候先民都是选择高地居住,把此称为“台”,例如阏伯台,平台,三陵台等等。60年代的卫星照片是用胶片拍摄的,所以镜头的边缘部位图片扭曲很厉害,而且也不是正南正北,经过拉伸还原原本形状,指向正南正北,以下图片都是修正后的图片,但并未修改图片细节。放大坞墙周围区域,可以看到右上的亮区明显是洪水冲刷的痕迹,图中有一些非常规整的黑色块和白色块,那是农作物的影响,勿受其影响,黑色块和白色块在什么区域,就分属亮区或暗区。顺河村东南区是最暗的区域,然而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再往东南的A区域和坞墙的B区域,看起来有特别的现象。图中西肖庄和李油坊之间的A区域,可以看出有些城池的感觉,南侧桑庄与火刘庄之间有黑色的圆弧,村之间是受道路影响,其他弧段未受道路影响。北侧也有一条高岗,而且未受道路影响。A区域左右是两条河流,几乎平行而流。这两条河流往北只延伸1公里多就没有了,它们应该是发源自北边的高地。四周围成的区域有些城池的样子,当然也可能是自然形成。B区域可以看出围成的长方形区域,这张不是很明显,坞墙就坐落在B区域中,坞墙的名称由来是,据史料记载,北宋开宝年间(年-年),涣水河自汴京通往江淮各地,船主们为防风停船,在涣水河北岸筑挡风墙一道,故称坞墙。B区域中的长方形区域也像是城池的样子,而不只是一道墙。年12月12日卫星地图,A区域左侧和下侧能看到明显的圆弧,上侧也是明显的高岗。年11月19日卫星地图,B区域可以看到明显的长方形,尤其上侧最明显。年12月04日卫星地图,也能看到相应的特征。通过测量工具,A区域长约米,宽约米。B区域长约米,宽约米。查看高程图,发现红框附近区域地势高,中间地势低,有些城池的感觉。图中红框既是A区域。谷熟到AB区域不到18.6公里,这是为何?查询资料,《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五十四归德府谷熟故城记载“宋开宝五年汴水决迁治城南”。原来谷熟在宋朝时因为水患而迁城,旧城大概在现今谷熟镇的北侧一些,重新作圆,唐朝时候,谷熟旧城到南亳故城是三十五里。查询关于南亳故城的资料,有一条新闻说中国古都学会年年会的专家论证南亳故城位于坞墙谢庄,也就是A区域中,但是没有搜索出具体是怎么论证南亳故城的。在A区域中,现在修建了一处18米高的汤王台,纪念商汤。原为汤王庙旧址,明清以前就已经存在。关于坞墙的考古活动,只搜索到1年发掘出谷子坑遗址,即位于B区域中。《河南商丘县坞墙遗址试掘简报》:坞墙遗址位于商丘县东南约30公里,在坞墙集的中部,地为坞墙公社东街大队。遗址原为一凸起的台地,由于历年取土,四周已积水成塘。从水塘四周暴露出的灰土和铲探情况判断,遗址范围南北约70、东西约米左右。1年冬,我们调查了此遗址,采集到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早期、殷商及东周不同时期的陶器残片。为了进一步了解商丘地区原始社会末期及夏、商时期文化面貌和发展关系,年春,对此遗址进行了试掘。发掘工作自5月5日开始,17日结束。开探沟、探方4个,揭露面积平方米。最后,如有同学想要卫星地图的原始图片,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在网盘下载,里面tif格式的图片是年的原始图片,jpg格式是修正过方位后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