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全幸雅通讯员张永江月兰)当前,农村消防面临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分散等困难。乡镇距城区较远,且农村道路弯多路窄,路况复杂,通行条件不佳,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救援队伍很难在火灾初期及时赶到现场。
若农村发生火情,如何在第一时间救火?明溪县以微改造、实用为原则,着力构建一套预防为主、投入不大、处置快速灵活的农村火灾防控体系。
微改造老旧房屋消隐患
胡坊村地处胡坊镇集镇,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村内留存有苏家大厝、李家大院、李家老厝、李家祖厝等革命遗址。
这些老房子是革命历史的见证,但小巷弯弯曲曲、屋顶层层叠叠,火灾隐患不容小觑。
“预防是关键。”多年在农村工作的胡坊镇党委书记陈孟亮告诉记者,山区农村木结构房子多,留守老人和小孩多,距离城区远,一旦发生火灾,由于被困人员无自救能力或缺少消防常识,处理不及时、不合理,往往小火酿成大灾。
明溪县启动一系列微改造。
走进胡坊镇集镇的木质建筑群,只见巷道路面上,每隔50米都增设一个消火栓。屋内,原本老化铝制电线早已被崭新的铜制电线所替代。屋顶,白色的24小时烟雾报警器格外醒目。
电气线路是主要安全隐患。明溪出台《乡(镇)农村老旧房屋电气线路隐患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农村老旧房屋电气线路进行统一改造,统一安装漏电保护装置,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采取拉闸闭电。
“老化的电线全都没了,裸露在外的电线也进行了套管改造,电闸旁边还连接漏电保护装置。现在,房子内外看不到一根乱拉的电线,不仅美观,而且安全。”夏阳乡村民廖文培说。廖文培家的木结构房屋已有50多年历史,原先屋内电线严重老化,裸露在外,日前乡里按《通知》要求,对这栋房屋电表进行了“消防改造”。
截至目前,明溪县已累计投入余万元,完成户老旧民房电气线路改造,处老旧线路隐患得到解决。
“部分农村地区尚存村民使用火笼取暖、焚香点烛等生活习俗。为预防村民使用明火引发火灾,消防部门发动乡镇消防网格员、消防志愿者,摸底排査辖区户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为他们发放防火用品,并购置暖手宝个,赠予使用火笼取暖的村民,购买电蜡烛个,引导村民以用电替代用火。”明溪县有关负责人说。
强队伍村村都有灭火队
明溪县胡坊镇村民老冯至今还在后怕,如果火灭得再晚几分钟,烧掉的就不只是自己家的附属房。
火情发生在半夜,当时正是红菇高产的季节。采完第一波后,他把红菇放在竹笼上用木炭烘烤,又匆匆上了山,留下爱人在家照看。意外就这样发生了。
胡坊镇安监办主任王闽森记得,接到电话的时间是凌晨2时50分左右。他从被窝里蹦起来,立刻向明溪县消防救援大队报警,同时召集镇里的义务消防队和扑火队,驾驶着改装过的洒水车、带着灭火设备赶往现场。
这台洒水车,镇里事先进行过简单改造,新增了高压水枪接口,平时用于环卫,应急时接上水枪即可灭火。每天下班前,王闽森都要确认水箱处于满水状态。
15分钟后,队伍到达现场。王闽森当即联系镇里的供电站关闭电闸。而后,从消防洒水车喷出的高压水柱迅速阻挡了火势的蔓延。又一个15分钟后,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车赶到现场,将火灾彻底扑灭。
“乡镇消防队第一时间控制火情,为我们的消防救援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因此,这场火灾只烧毁了附属房,未烧及主屋,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明溪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刘必凤说。
明溪县在各乡镇组建乡镇消防队。以胡坊镇为例,镇里联合安监办、学校、供电所、林业站、派出所、卫生院等部门,抽调各村年轻人,组建22人义务消防队伍和17人农村扑火队,并配齐铜锣手。同时,各村组建以村民小组长(或指定专人)为队长,以至少3名较为固定人员或森林扑火队员为核心的村级灭火队。
“镇村都有消防队伍,互相配合,争取第一时间就能赶到火灾现场。为了提高专业能力,镇村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开展消防技能培训。”陈孟亮说。
小投入简易设备大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明溪通过较少投入,配备和改造适合农村实际的消防设施,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明溪县统一采购消防手抬泵88台、盘(米)消防水带、支消防水枪配发至全县88个建制村,夯实全县农村消防基础。
此外,每个镇购置一台洒水车和一辆三轮摩托,并分别装上消火栓和抽水泵。洒水车平日里用于环卫洒水,应急时可作为消防供水车。摩托车体量小,可进入狭窄路段,点对点灭火。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还在每一处防控重点地带配备一套简易消防预警设施。一发现火情,村民们铜锣敲起来,哨子吹起来,消防队就能闻讯赶来。”陈孟亮指着胡坊镇木屋走廊墙壁上的预警铜锣、哨子、消防水枪和水带说。
目前,明溪县88个建制村已全部建立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确定村书记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开展防火检査巡查、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
刘必凤说:“近一年来,通过针对农村火灾的集中攻坚,明溪县消防安全形势明显好转,火灾起数、伤亡人数同比均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