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讲述寻找曾经明溪上山下乡知青苏秀

市场营销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591262929630808&wfr=spider&for=pc

曾经在三明市明溪县胡坊公社上山下乡,退休后回到南安老家定居的知青苏秀莲女士,您的老朋友、现定居在厦门的王金凯先生近日致电,希望找到你们夫妇。他说,由于当时通讯技术不发达,他调回厦门工作后,便与你们失去联络。但30多年来,他一直挂念着你们——

女搭档特别能干

我已年近七旬。年,我从部队转业,被安排到胡坊公社法庭。当时,苏秀莲在胡坊公社上山下乡已多年,也与当地人结了婚。

到法庭报到后不久,组织上就抽调我到胡坊公社冯厝大队负责宣传方面的工作,想给我多一些磨炼的机会。刚开始,我对宣传工作不熟悉,工作中碰到不少难题。后来,组织上看中苏秀莲已在冯厝大队插队多年,工作能力强,而且对于周边的环境较为熟悉,就将她从生产队抽调过来,安排与我组成搭档。

那时候,我一听到安排的工作搭档是一名女同志心里是抗拒的,但领导告诉我说,苏秀莲在生产队的表现是最突出的,在生产队干农活时,脏活、累活都是抢着做,从不曾表现过女子柔弱的一面,深受身边同志们的好评。由于我们年龄相仿,苏秀莲的思维很活跃,我俩在最初讨论法制宣传工作中,她不断有新思路,让我刮目相看。

记得那一年,我俩在冯厝大队做广播宣传时,由于学识有限,缺乏采访经验,无从下手。后来,我们认真讨论,制订计划,决定搜集周边人员的先进事迹进行采访。刚开始,有些人对我们的工作并不理解和支持,因此采访过程我们四处碰壁。每回遇到困难时,苏秀莲总是不轻易放弃采访对象。她心思巧妙地想尽办法做对方的思想工作,还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将那些宝贵的资料拿到手,我从心里佩服她。

工作默契受表彰

每当采访完毕,我俩就回到村里的播音室讨论、写稿,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将精心采集的资料整理成文字后,送给上级领导审核,稿件审核通过后,我们就在村里通过广播进行宣传,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带动生产队劳动者的积极性。从那以后,我俩就成为村里宣传组的主要骨干。

渐渐的,我俩在采访过程中得心应手,工作配合上更加默契,每一期精心编排的广播内容均得到社员和知青们的认可,我们做过的广播宣传节目还多次受到组织上的表彰。努力的工作得到了肯定,我们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这也让我对宣传工作更加感兴趣。我开始不满足于仅仅完成文字上的工作,就在公社组建了电影队。白天除了照常采访、广播外,夜里我就扛着电影放映设备,在冯厝大队放映革命题材的电影,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这一举动,让我深受社员们的喜爱和尊重。

由于当时我还是单身,长期离家工作和生活,于是每逢节日,苏秀莲夫妇就热情地邀请我到他们家做客,把我当家人一样看待,让我心存感激。

盼望故友再相聚

人们常说“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后来苏秀莲接受上级分配的工作,被安排到三明市白沙县糖烟酒百货店当销售员,而我继续留在胡坊公社负责法制宣传工作。我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非常不舍,但我知道这份工作对于苏秀莲来说得来不易,又真心替她感到高兴,因为那里距离她的家很近。后来,我只要出差到三明市区办事,就要抽空到苏秀莲家里做客,我与苏秀莲夫妇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只是在那个年代交通与通讯并不发达,每回都是我去她的家里,很少会有书信往来。

年,我调到厦门工作,并在厦门安了家,生活圈子有了新的变化。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地与一些老同事、老战友断了联系。前几年,我故地重游,特意来到三明市白沙县的旧址去打听苏秀莲夫妇的下落,可是她居住的地方已经拆迁多年,周边的人与景物都不一样了,原来居住在这儿的人们都已经搬走。我又来到苏秀莲原来的工作单位打听,有人告诉我说,苏秀莲夫妇已在多年前退休,好像已搬到泉州南安的老家居住。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是越来越思念故友。我想趁着有生之年再与苏秀莲夫妇相聚,老朋友叙叙旧,重温以前美好的时光。

来源:记者热线;(张圆圆整理洪志雄插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7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